作者:侯晓倩,李孝如 一审:宋海 二审:邓育生 三审:林婉燕 拍摄:蔡钦 发布时间:2023-06-20 浏览量:1163
夏至骄阳已至,前路熠熠生辉。6月20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带领北京理工大学一行骨干教师与我校学子进行面对面交流讲座,与同学们畅谈成长、成才的话题,并为我校授予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作德、中山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中山一中校长王锡文参加本次活动。
点赞!“红色基因”系两校情谊
双方见面会上,张军院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张院士提到,北京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领军领导人才,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对我国尖端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王锡文对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王校长表示,北京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落户我校,体现了北京理工大学对我校办学理念、学生素质和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王校长提到:“中山一中作为中山市的百年名校,不仅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更是承袭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优秀人才。这与与北京理工大学所秉承红色历史和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两校在育人方面也有着共同使命担当,这也为两校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硬核!我们与院士面对面交流
“张军院士您好,很荣幸有这次机会跟您面对面交流。我想向您提问,我一直很向往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学生毕业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和素质走进北理学习?在完成大学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学习深造后,我们又应该带着怎样的品质和素质走进社会回馈祖国?”
“张院士您好,我跟同学一直对火箭升空很有兴趣,我想请问您,选择什么专业可以学到相关知识?”
“张院士,我想请教一下,大学选择的专业跟未来就业究竟关系有多大?”
“张院士您好……”
在与学生的交流会上,面对我校高中学子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张军院士逐一回应,并与在座学生畅谈关于学习、生活、成长的话题。张院士提到,作为当代青年,一定要有理想、有目标,有综合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通过不断地汲取学识、更多地了解生活和世界,让自己拥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有辩证的思维和创新创造的品质。这些条件,同学们成长、成才路上的必要因素。张院士说:“无论是遥不可及的火箭制造专业亦或是日常用到的芯片制造专业,都不是单一的专业学习就能成就的。他们都涉及材料的选用、精细的设计、物料的整合管理……我个人建议,无论大学学什么专业,以‘兴趣驱动’是最优的选择,然后再慢慢挖掘自己的特长和方向,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让学习变得更有目标和有意义。”张院士还鼓励在场学子:“高中阶段,是同学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都能把握当下,树立远大志向,踏实勤奋学习,在中学阶段打牢基础,为迈向更广阔的平台做好充分的准备。”张院士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接地气”的建议引起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面对学生的热情,张院士直言“作为中学生,中山一中的孩子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深度,出乎我的意料。”他还主动为原定交流时间“加码”,让更多学生有提问交流的机会。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向学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牌匾,两校互赠纪念品,加深两校的深厚情谊。
此次北京理工大学--中山一中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暨互动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两校间的交流和合作,两校将以此次“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为契机,为我校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高中的教育合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